說課和講課,對我們有很大的觸動,從我的角度有三方面的啟示:
(1)要區分好說課和講課的區別。作為教學的執行者,要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能力水平,就一定要去做,在具體的實踐中,我們發現存在著說課與講課分不清的情況,這很正常。所以各位老師幫我們“撥開云霧,重見光明”,整理出了四大塊重要的說課過程,幫助我們在實踐能力和理論水平上獲得了很大的提高。
(2)教學應該注意教師的教態,教學用語和手勢語(三者合稱體態語)。這是各位老師共同提出了我們現階段存在的一些不足。實事求是的說,我們現在作為學生的身份,在此基礎上的語言和行為,確實存在著口語化和大眾化的傾向,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,應該把語言和動作盡量地專業化、鮮明化。這其實并不是割裂老師與學生的關系,而是更加的能夠形成老師的風格,配合教育教學的開展的重要環節。
(3)教育教學應該體現有目的性,有清晰的邏輯關系和思路。值得引起注意的是,現在社會上存在的一種普遍的現象——教師的素質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,比如說某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賣力,但是效果還是不是很好,為什么呢?因為這樣的一種教學活動的目的性并沒有明確,或者存在把教學活動模糊化的傾向,這就直接導致了學生們的學習中也具有一些本不應該有的困惑。這樣是對整個教學的活動起到了阻礙作用的。各位指導老師都提醒我們,一定要把教學目的明(確)(清)晰化,要知道自己進行這一步教學活動以至于整堂課的教學意義是什么,不要“為了教學而教學”,回歸正道,體現教育的本質。